270个试点城市+6项重点工作:分级诊疗要放大招?

2016-08-26


日前,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了《关于推进分级诊疗试点工作的通知》。

不同于过去出台的推进分级诊疗文件,这次文件确定了270个试点城市名单和2016年重点工作(试点名单见文末附件)。

通知中有许多亮点,涵盖了未来分级诊疗工作的各个方面。

二三级公立医院定位

中国医疗服务体系一直“头重脚轻”:大医院超负荷运转,小医院门可罗雀,这已成为医改难题之一。此次通知进一步明确了医院的定位。


三级医院:主要提供急危重症和疑难复杂疾病的诊疗服务。

二级医院:主要接收三级医院转诊的急性病恢复期患者、术后恢复期患者及危重症稳定期患者。

分级诊疗试点6项重点工作

1.提升县级医院疾病诊疗能力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药服务能力和医疗康复服务能力。
 
2.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签约服务费用由医保基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和签约居民个人分担。
 
3.探索组建医疗联合体。在县域,重点推进以县级医院为龙头,县乡一体化管理的医疗联合体。
 
4.科学实施急慢分治。以医联体为载体,日间手术为突破口,根据医联体内各医疗机构功能定位及其医疗服务能力,明确医联体内急慢分治服务流程。
 
5.加快推进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促进区域医疗资源共享。探索设置医学影像诊断中心、医学检验实验室等独立医疗机构,实现区域资源共享。
 
6.完善配套政策。各省级和试点地市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加强与发展改革(价格)、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相关部门的沟通与协作,为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创造条件。

4个“榜样”需要借鉴

上海市 居民先自愿选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签约,再选择一家区级医疗机构、一家市级医疗机构进行签约。形成“1+1+1”的签约医疗机构组合,渐进式推进建立分级诊疗制度。
 
厦门市 以高血压、糖尿病为突破口,组建由专科医师、全科医生和健康管理师构成的团队,通过 “三师共管”实现大医院和社区医院的衔接。
 
江苏省 组建医疗联合体,在其内部实行资源共享、信息互联、人员调配、同质服务。
 
杭州市 以家庭医生签约为主推进分级诊疗工作。

现状与展望

就现况而言,我国许多地区的医联体建设没有完全落实,政策的约束力、合作的医院和医生的执行力也存在问题。

基层签约服务也总是流于形式:老百姓对签约医生不信任,有了疾病也很少找签约医生,签了一大堆“约”,却没有多少人接受“服务”。

前不久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首次要求分级诊疗取得突破。结合此次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通知,细化流程与工作方向,我国的分级诊疗或许会出现巨大的进展。


  阅读 2528